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
108學年度種子學校工作計畫書
教育階段 |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中(職) |
|||
學校全名 |
桃園市立中壢國民中學 |
|||
所屬機關 |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
|||
學校地址 |
324 桃園市平鎮區延平路一段115號 |
|||
學校電話/傳真 |
03-4223214#612 |
學校總師生數 |
教師 131 學生 1320 師生比約1: 10 |
|
校長 |
陳國維 |
教務主任 |
周慧怡 |
|
跨領域美感團隊成員 |
||||
姓名 |
職稱 |
電話 |
|
|
盧珮瑜 |
導師 |
4223214#618 |
Luyu@ms.tyc.edu.tw |
|
周慧怡 |
教務主任 |
4223214#210 |
huiyi921@ms.tyc.edu.tw |
|
林琪芳 |
專任教師 |
4223214#220 |
||
張凱婷 |
專任教師兼協行 |
4223214#213 |
||
裘旼旼 |
圖推教師 |
4223214#218 |
doch@ms.tyc.edu.tw |
|
游淑媛 |
補校主任 |
4223214#220 |
youshuyuansusan@yahoo.com.tw |
|
林姿吟 |
專任教師 |
4223214#271 |
||
洪雪娥 |
輔導組長 |
4223214#611 |
t9403@cljhs.tyc.edu.tw |
|
藝術學科 |
視覺藝術 |
跨領域學科 |
歷史、生物、國文、地理、數學、綜合領域 |
|
校際聯盟 |
(如:本計畫師培/合作大學、鄰近學校、跨階段學校、跨校領域教師等) 平鎮國中、新明國中、平興國中、東安國中、中壢國小、育達高中、中原大學 |
|||
校外資源 |
(如:駐校藝術家、藝文場館、文化古蹟、民間藝術團體等)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壢小故事森林、中平路故事館、龍岡圖書館、馬祖新村文化園區(桃園光影文化館) 、中壢日式宿舍群、日日田職物所、中壢藝術館 |
在中壢國中,我們營造溫暖、陽光、自由的健康校園。老師能提供平台,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具有創新、負責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發展出與人合作,並關懷他人素養,得以適性發展,成為與未來接軌的行動家。
(一)創新:主動探索、資訊統整、積極創新、終身學習
(二)適性:自我了解、多元展能、樂觀進取、自我實現
(三)負責:盡己守分、積極承擔、合作參與、世界公民
(四)溫暖:尊重包容、感恩惜福、多元支持、大地關懷
學校圖像:與未來接軌的行動家!創新、負責、適性、溫暖
學校特色:學校屬於中大型學校,位於市中心交通便利,平鎮區與中壢區交界,引進大量外來人口。教師與學生數多,家長多為升學導向,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迫切需求,更需要美感的感知、引導、覺察、實驗、踏查,學校行政重視支持。
學校願景與內涵:
1.學思力,探索學習,系統思考,解決問題能力
2.合作力,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跨領域合作
3.創新力,STEAM創客科技藝術媒介融入引導
4.行動力,觀察探索與開發五感覺察
5.共好力,社區及地方合作共好並引導終身學習習慣
6.美感力,建立美感生活,設計思考與五感覺察
從學生主體、生活出發,透過多元方式認識自己、貼近土地了解在地故事。這樣的感知未來也將支撐孩子不管面臨各種挫折與挑戰時,仍能穩固地站在土地上,因覺察、探索有感而守護,成為主動學習行動家
由主題式架構、議題與核心素養融入,學生主體出發,從生活中五感覺知、踏查、關心訪談、合作討論、實驗試誤、研究,進而行動付出對家鄉的回饋與展演。計劃建構個體與群體的認同,肯定自我,愛家人、親社群,關懷鄉土,學生自發好奇的學習動機,與家長合作、與社區攜手為夥伴,穩固學習支持系統,以共同成長共好,成就每個孩子並引發終身學習習慣,成為具體行動家!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STEAM的動手做、做中學,由主題式架構、議題與核心素養融入,學生主體出發,從生活中五感覺知、踏查、關心訪談、合作討論、實驗試誤、研究,進而行動付出對家鄉的回饋與展演。計劃建構個體與群體的認同,肯定自我,愛家人、親社群,關懷鄉土,學生自發好奇的學習動機,與家長合作、與社區攜手為夥伴,穩固學習支持系統,以共同成長共好,成就每個孩子並引發終身學習習慣,成為具體行動家!
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想讓孩子有感,除了五感外,對生活有感,對家人、家族、社區有感,對美有感,對土地、對地方有感!
我們以在地性、主題式的架構,從生活出發、從學生主體出發,透過各種多元的方式,讓孩子去認識自己、去貼近土地、了解我們的在地故事,希望這樣的認識,未來也將支撐著孩子,不管面臨各種挫折與挑戰時,仍能穩固的站在土地上,無所畏懼。
呼應之藝文核心素養之內涵:
藝-J-A1 參與藝術活動,增進美感知能。
藝-J-A2 嘗試設計式的思考,探索藝術實踐解決問題的途徑。
藝-J-B2 使用資訊、科技與媒體,進行創作與賞析。
藝-J-B3 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展現美感意識。
藝-J-C2 透過藝術實踐,建立利他與合群的知能,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的能力。
呼應校本核心素養之內涵:
1-1-2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及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1-2-1能依據觀察、蒐集資料、閱讀、思考等,提出問題。
1-3-2能分析及判斷內容的邏輯性、合理性,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1-2能比較與判斷自己與他人的探究結果,並能分析出程序上的合理性,能相互檢核並提出問題。
2-3-1重視環境倫理,並願意維護生態的多樣性。
2-3-2能使用文字、照片、圖表數據、地圖、言語等多種方式,展現對自然環境與社會議題的關懷。
3-1-1選用適當的資訊科技與他人合作。
3-2-1能應用設計思考流程及美感知能,因應生活情境解決問題。
3-2-2能使用多元媒材與技法表達觀點,展現對環境與議題的關懷。
3-3-1整合資訊,發揮創意完成任務。
4-1-1將習得的知識互相連結,察覺彼此間的關係,提出自己想法及知道與他人的差異,進而發揮自我潛能。
4-3-1關注居住地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題。
教學目的:
於108學年度校本彈性課程中實施跨領域主題式課程-中壢踏查,六個領域共備,再由四個領域組成跨領域課程小組與學習社群,由視覺藝術科統整,配合校本目標安排,於跨領域彈性課程中進行踏查觀察、發現、探索、判斷、合作討論、實驗試誤,以學生為主體並搭配學校部定課程深入,共備時對每一階段各領域部定課程安排的活動與課程內容規劃做討論與安排搭配!共同發展在地性課程,預計定期備課與每週觀課並議課討論!並建置跨領域課程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與多元評量辦法!學校藝文教師共13位,視覺教師與兼行政共7位,學校跨領域課程小組與學習社群成員有許多校際聯盟經驗以及協助辦理多場工作坊,學校也應邀為108課綱的跨領域課程前導學校,但亟需資源挹注才能順利開展,以作為桃園市示範學校以提供經驗與課程範例予桃園市各級學校。
上學期由家人訪談、學校校史室與校園探索搜查出發,老照片的AR展到社區與學校對面的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踏查記錄、攝影觀察、地方文史故事與藍晒圖實驗,並融入環境議題守護學校與社區環境,再至行銷學校文青中壢校園與社區明信片;而下學期架構為中壢食衣住行育樂的研究與動手做,美感天然色彩湯圓捏製到中壢布行街的故事,植物染與蜂蠟布的文創設計結合再到中壢綠建築VR與中壢建築桌遊設計,而後透過食衣住行育樂的研究與心智圖,連結地理地圖概念與閱讀,製作中壢特色地圖,配合英語彈性課程成為送給觀光客的家鄉好禮。
執行時間 |
項目 |
預計實施方式 |
9月~1月 |
共同備課 |
視覺藝術、自然領域、社會領域、綜合領域與數學領域進行課程初步規劃與校本搭配之討論 |
9月 |
誓師大會 |
總計畫辦理,各校派代參與 |
10月 |
分區研習營 |
出席參與所屬區域場次,了解課程模組與課程執行理論與實務 |
9~10月 |
增能工作坊 |
擬邀請中壢文史工作者蒞臨講解中壢文史故事 以及邀請大學教授指導科技與跨領域課程之應用 |
9月~1月 |
實施課程教學 公開觀課 |
擬採用彈性課程方式,共1節,實施班級7年級共14班 |
1月 |
第一學期結案報告 第二學期計畫及預算 |
完成第一學期課程設計方案與成果光碟 提出108學年度第二學期計畫及預算 |
2~6月 |
共同備課 |
視覺藝術、自然領域、社會領域、綜合領域與數學領域進行課程初步規劃與校本搭配之討論 |
2月 |
增能工作坊 |
擬邀請建築師與修復師分享中壢壢小故事森林日式宿舍群經驗以及在地藝師及桌遊設計師與中壢跨領域課程的討論 |
2~6月 |
實施課程教學 課程觀摩/課程體驗工作坊與公開觀課 |
1.擬採用彈性課程方式,共1節,實施班級7年級共14班 2.邀請委員來校訪視、審視教案並交流 |
6月 |
第二學期結案成果報告 |
提交成果報告,撰寫109學年度工作計畫書 |
7月 |
申請109學年度經費 |
期待在地課程與核心素養導向融入,愛家人,親社群,翻轉自我認識與學習視角,孩子自發、好奇有源源不絕的學習動機,與社區攜手成為夥伴,與家長們合作,穩固孩子的學習支持系統,共同成長共好。
3C時代我們反思並帶領孩子應用科技媒介,以學習者為中心,從生活中感受並營造美感生活,我們踏查、實地走訪參與、關心訪談、我們合作實驗及研究討論且行動及付出做社區的回饋與展演,計畫建構個體與群體的身分認同,肯定自我,關懷鄉土,學習傾聽、包容,成就每一個孩子並引發終身學習的習慣。
核心素養導向融入主題式教學活動:1.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學生發問意願增強、主動精進學業能力。 2.自發、互動、共好。STEAM創客創課,跨領域與文創實作:跨領域融合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社會、數學。人人都是Maker,從生活中尋找創意並創新,行銷家鄉,展演家鄉之美。科技媒介融入引導,每一位孩子習得增加、收集、組織、應用資料資訊的能力,並應用新科技做創作表達與肯定自我。藝文學思達的教學技巧與融合薩提爾提問技巧:1.激發主動探索與研究精神,有效的合作學習加上薩提爾提問,增進溝通與解決問題能力。2.學生透過學習、思考與表達,分組分角色引領問答思考,去除標籤,確認檢核「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孩子領略學思達的過程,並感受真正獲取知識的力量與喜悅。建立美感生活與開發五感覺察:1.以實地踏查與美感課程開發學生的五官感知,在生活中觀察細微與美感認知,透過美感課程與美感體驗實作,能夠做環境中的察覺與比較。2.從生活中感受色彩、質感、比例、構成、結構、構造,在生活中進行美感教育並進而製造精緻的美感生活。
所需資源除與鄰近中壢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壢小故事森林及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地方藝師等合作,尚須課程研發經費、器材設備租借(VR器材、絹網製版機、3D列印機等)、委員專業諮詢、教師增能工作坊及講座。
一、經費申請表(必檢附,須核章)
二、匯款資料表(必檢附,欄位請勿刪減)
受款人名稱 |
行庫代碼(7碼) |
匯款銀行/分行 |
桃園市立中壢國民中學 |
0040417 |
台灣銀行中壢分行 |
學校統編 |
受款人帳號 |
帳戶名稱 |
45001102 |
041038094152 |
桃園市立中壢國民中學保管金專戶 |
*請提供正確分行資訊,行庫代碼須為完整7碼數字(含分行代碼),帳號長度不超過14碼數字。
*郵局行庫代碼為7000021,受款人帳號為存簿的局號+帳號共14碼。
*本表請至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官方網站下載,網址:https://www.inart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