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發布

花蓮跨領域美感教育成果交流於稻香登場

新聞來源: <更生新聞網>

圖說二
跨領域美感計畫團隊與五所合作學校合影

113學年度花蓮地區跨領域美感教育成果交流,6月20日在稻香國小展開,各校將族群特色及生活文化融入課程當中,展現出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此次成果交流會匯聚來自各區域的五所合作學校,其中更有遠自豐濱而來的教師團隊,展現出教師們對美感教育的熱情與行動力。

本次活動由跨領域美感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趙惠玲教授、協同主持人臺北市立大學高震峰教授與師培委員國立東華大學徐秀菊教授出席,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科長黃秀琴亦蒞臨現場表達關心。

黃秀琴科長表示:「美感教育不僅僅是學習一門技藝,更會陪伴我們一輩子,影響心靈的成長與覺察。」趙惠玲教授亦於致詞中分享:「這些來自土地的課程,是教師們深耕教學與文化交會的結果。花蓮的自然環境與人文脈絡,都成為孩子們學習與表達的素材,孕育出豐沛的能量」。

花蓮幅員遼闊,來自各地的學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獨具風貌的課程樣貌。本次承辦的跨域美感教育計畫標竿學校花蓮縣立稻香國小,由陳慈芳校長領航教學團隊,朱苓尹老師以「知稻美香」為主題,透過規劃走讀課程,帶領學生在田埂阡陌間重新認識吉安之美。西富國小則引領學生探索社區獨特的馬佛陶土,結合茶道美感與陶藝工法,品味文化中的細膩與深遠。

鶴岡國小將阿美族文化與課程巧妙融合,引導學生從族語對話起步,到認識部落野菜、設計阿美族特色菜單,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入了解生活周遭的事物,也能與土地產生緊密連結。

另一標竿學校豐濱國中亦以阿美族文化為核心,師生走入農場認識野菜植物、製作季節曆,並設計「貓公部落解謎」活動,讓學生在探險中學習。國風國中則以閱讀為起點,透過一篇篇文章的引導,讓學生感知連結生活經驗,並進一步從文字到美術雕塑的結合,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深度與層次。

透過連結在地文化、族群認同與社會關懷,花蓮的合作學校展現了美感教育結合在地文化的精彩實踐,師培委員徐秀菊教授亦肯定現場教師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為學生們帶來了豐富而多元的學習體驗。未來,教育部也將持續支持各地教師社群的成長與連結,讓藝術與教學的力量持續在校園與社區之間流動,開展更多動人的教育風景。

by cdpy_manager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