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發布

雲嘉南18校齊聚南大 再現課堂藝境 共探跨域美感

新聞來源: <南大報導>

113學年度雲嘉南區合作學校跨域美感成果分享會大合照

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113學年度雲嘉南區合作學校跨域美感成果分享會,6月27日於本校舉行,共集結雲林縣、嘉義縣市及臺南市18所合作學校,展示多元豐富的美感教育課程成果。

本次活動由本校音樂學系朱芸宜副教授向在場師生與貴賓致以歡迎,與會貴賓包括大鄉國小曾南薰校長、柳林國小黃瀅嘉校長、和順國小陳良圖校長及嘉義縣教育處周畹萍幹事等,共同見證各校透過跨域課程激發學生創造力與社會關懷。

分享會中,臺南市勝利國小、永康國中、嘉義大學附小、嘉義市玉山國中及雲林縣育仁國小等校,從地景踏查、節氣飲食、社區連結到藝術創作,將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國際視野融入課程,引導學生實踐創作與表達;長安國小、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民國小與柳林國小等,結合社會情緒學習(SEL)與環境教育,培養學生對自我與環境的敏銳覺察;月津國小、和順國小、曾文農工、大鄉國小、崇文國小及口湖國中,則透過公仔、偶戲、藍染、壁畫及音樂創作,深化藝術實踐與地方文化連結。

東石高中以環境與學生心靈發想為出發點,透過課程美化校園並貼近學生經驗;義竹國中以昆蟲為主題,結合工藝與科技,讓學生透過創作親近自然;佳里國中則以卡巴林琴結合音樂與視覺藝術,將創作經驗推廣至全臺學校,擴大美感影響力。

現場師培委員對各校的深耕成果表達高度肯定,臺南大學音樂學系黃靜芳助理教授指出,這些豐碩的成果,正是教師們克服種種挑戰、持續投入的成果。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黃瑞菘副教授也表示,跨域課程成功啟發學生多元能力,值得肯定。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陳虹苓副教授則讚賞,將社會情緒學習融入藝術教育,展現了藝術引導生活覺察的價值。其中,計畫協同主持人也是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的林小玉教授用一句:「用心靈感動心靈,用生命影響生命」,勉勵所有在第一線投入美感教育的老師,並感謝所有參與教師的用心與堅持。

午後特別安排「社會情緒學習工作坊」,由教育部藝術領域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團林美宏講師帶領。課程先以情境卡和情緒卡引導教師覺察內在感受,再透過布料創作,進行情緒表達。活動也結合OECD學習羅盤與MBTI性格探索,設計虛擬角色,並以「可惡、可是、可以」三階段演練薩提爾應對姿態,協助教師發展多元教學策略。課程融合AI與表演藝術,共同激盪兼具美感與社會情緒學習(SEL)的教學構想。最後,教師分享「心情明信片」、「接住你的情緒」、「我的情緒色彩面具」等多元創意課程雛形,展現跨域美感教育的豐富可能性。

本次分享會呈現18所學校以在地文化、社會情緒學習與永續發展為基礎,開展多元豐富的美感教育,激發學生自我探索與社會實踐。臺南大學作為合作學校,將持續與各校攜手深化美感教育,透過跨域學習滋養學生的創造力與美感素養。

by cdpy_manager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