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方案庫

臺東縣新生國小─美時美刻

學校位處阿美族馬蘭部落文化所在的社區,「文化傳承與再生」是當代族群文化的議題,隨著當代社會改變,也有了新的族群價值變化,傳統文化探詢及延續,從學童視野出發定義的再生實踐是重要課題。本課程不僅是透過藝術學習,希望透過族群傳統的音樂表現形式創作及學童對文化價值定義進行規劃課程,最重要的是藉由藝術欣賞活動,體認當代藝術融入生活,應用童心音樂會企畫發表及展演,創作學童期待的樂器及展演發表的音樂會,提供部落、社區及學校師生共同賞析。

這是學校文化脈絡滾動的課程,進行三年的「文化綠廊」在地藝術計畫,課程從107學年度跨域美感計畫開始,由擴散的在地文化議題開始了解學校社區的文化課程,歷史空間訪察是認識文化資產的一種方法,學習情境回到日常生活,從歷史、人物、景觀、群族故事中去探尋前人的足跡,重新發現及認識學校沿革及發展,並且付諸行動連結學童與學校的過去與未來,以新生國小為中心,建造二條「文化綠廊」—北端以新馬蘭部落、南王巴拉冠、卑南文化公園、史前文化博物館、建和劉氏彭城堂為展點;東端以連結了天后宮、台東市寶町,透過路徑的衍生,串聯各項有形文化資產,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生活場景為背景,將無形文化資產也聯結起來,形成一個「有風有雨有故事的文化綠廊」。這不只是一個教學活動,更是社區藝術與學童生活連結的彙整,希望課程是在地生活美感展現。透過學童視野看到家鄉文化藝術,以學童創作嶄新歷史脈絡及藝術展現,這學期的主題–美時美刻,是在地藝術計畫彙整最後多元展現。

樂器製作過程,分析創作元素及了解樂器造型及彩繪圖騰意義思考,學童分析生活環境而文化群族後透過不同視覺圖騰色彩和基調,表現學童意識的文化圖騰和色系,每一視覺圖騰和色彩,所代表的意涵象徵學童對於刻成學習歷程的人文價值反思,前備課程學生累進的基礎;也深刻影響學生創作的思考和規劃的脈絡,學童們透過傳統文化及人文探究中,延伸出對於樂器創作的表現形式和想法,童心音樂會是社區和學生連結的情感溫度,希望在地藝術的實踐課程,讓學童省思、察覺社區藝術、文化遺失的現況,在美時美刻課程延伸屬於學童們的藝術表現。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