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當下,讓孩子從「回收」學習 SDG L: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和 SDG M:氣候行動。我們的每一個生活形式與回收行動,都能幫助地球減少浪費,減輕環境負擔,讓未來的世代擁有更乾淨、更健康的世界。國中地球科學、地理、生物與國文課中都有探究氣候暖化的課程,本校九年級視覺藝術結合閱讀安妮新聞–用垃圾蓋學校、認識現代之父柯比意,體會到SDG目標K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議題;規劃了穿越時空的建築之旅: 能透過氣候變遷與建築師和作品選件,關心人類建造的「建築生活」與永續城市的理想藍圖,促進自身.生活環境與史地知識的連結,就地取材、永續建材、節能或綠建築如何設計於生活中;建築的發展結合了社會與自然環境地理條件的關係,發現人類在建築上已落實SDGs永續發展的行動方案,進而培養學生養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關懷人類的永續發展,以展現道德實踐、解決生活、生命問題的素養,地球村的每一位居民都有責任為地球開拓永續發展之路。
帶領學生走入學區公園的環境生態,並進行觀察記錄,參考高美KUSO與生活中的標誌諧音梗設計,邀請學生發揮奇想創意文案,以關懷幽默的心態,設計KUSO 園區標誌;讓民眾感受公園生態與幽默藝術生活之美。彼此分享回饋,評選有趣合宜的美標誌,期待作品能運用於公園中,落實Design for SDGs 的永續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