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s

Shetou Element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 Starting from Hometown: Market Action Lesson into Life

(一)單元設計背景、意涵與重要性
社頭鄉以「芭樂」與「襪子」兩大傳統產業聞名。本課程設計從學生認識家鄉產業出發,旨在培養他們對在地文化的關懷與認同,進而建立文化自信。透過創意發想與實作活動,學生將學會如何在真實情境中發揮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與創意思考等能力,使學習不再侷限於課堂之中,而能真實連結生活與未來。

課程進一步融入SEL(社會與情緒學習)合作學習,強化學生的自我覺察、同理心、情緒管理與團隊協作能力,營造互信與支持的學習氛圍。

同時,課程呼應**SDGs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理念,讓學生思考資源再利用、永續生產與消費行為,學習如何成為對社會與環境負責任的未來公民。

(二)跨領域課程規劃
課程以社頭在地產業「芭樂」與「襪子」為主題,整合美感設計、生活經濟、藝術賞析、環境教育與創業素養等學科內容,實施跨領域主題教學。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從討論、構想、設計到實作,最終參與社頭國小跳蚤市場活動,以真實情境展現學習成果。

透過與廣達《游於藝》「生活‧畫市集」主題展的結合,學生觀察藝術作品中所呈現的市集樣貌、文化交流與人情互動,進一步了解市集作為生活場域的文化與藝術價值,並反思自己攤位所能傳遞的故事與情感。

為連結在地創業故事與真實社會情境,特別邀請在地商店「豪咖啡」老闆蒞校演講,分享其回鄉創業歷程與創辦「社頭鬆勢節」的經驗,讓學生認識地方創生的真實樣貌,並思考自身與地方的關係。

本課程由社頭國小跨領域教師團隊主導,與清水國小教師合作共備。清水國小實施由社頭開發的初階課程《芭樂大小事2.0》,社頭國小則實施延伸版主題課程。未來將持續透過校際合作推展至其他六所學校,形塑社頭鄉獨特的「地方產業 × 美感教育 × 永續行動」課程品牌。

(三)教學策略與評量方式
1. 教學策略
2. 課程以問題導向學習(PBL)為核心,融合以下多元教學策略:
• 跨領域學習:整合藝術、語文、社會、環境與數學等領域知識,用於產品設計、價格設定、市場策略與視覺表達。
• 應用與表達:向顧客有效介紹產品,呈現行銷概念與地方連結
• 情境學習:透過參與校內商店街跳蚤市場活動,模擬實際市集情境,體驗真實創業與地方文化實作。
• SEL合作學習:著重團隊溝通、衝突解決、情緒調節與同理心訓練,讓學生在合作中建立積極人際互動。
• 永續教育導入:強調資源回收再利用、低碳消費與地方特色產品的推廣,呼應SDGs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
• 典範學習:透過邀請豪咖啡老闆分享其回鄉創業歷程與舉辦「鬆勢節」的故事,啟發學生思考在地實踐與未來可能。
3. 評量方式
採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並重,建立學生多元展能與深度反思的機會:
形成性評量:
•過程中教師觀察學生的情緒管理、團隊互動、責任分工與問題解決能
•小組討論、設計歷程紀錄、自我與同儕回饋表(結合SEL核心能力
•設計與執行商品與攤位過程的創意表現與環境意識(結合SDGs 12)
總結性評量:
•跳蚤市場成果發表:攤位整體設計、產品特色、視覺呈現與現場銷售能力
•學習歷程檔案:包含設計草圖、商品說明、海報設計理念、學習反思
•美感素養三構面成果:

感知與鑑賞:觀察藝術作品與在地文化中的市集樣貌
創造與實踐:設計並實作具有創意與永續理念的市集商品
應用與表達:向顧客有效介紹產品,呈現行銷概念與地方連結

Buy now